
一、为何九月十九值得万人感念
农历九月十九,是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这是承载着 “放下” 与 “承担” 的殊胜日子 —— 两千多年前,当妙善公主挣脱王宫的荣华枷锁,毅然走向青灯古佛,她放下的是世俗的安逸,扛起的却是 “众生苦即我苦” 的慈悲重担。正如杭州灵隐寺的法会楹联所书:“观音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今日我们感念这份出家之愿,实则是在回望一颗为救度众生而 “倒驾慈航” 的伟大心灵。
在三大南无观音菩萨纪念日中,出家日更显厚重:诞辰是生命的开端,成道是修行的圆满,而出家则是抉择的勇气。这份勇气,恰是每个在迷茫中寻找方向的人最需要的心灵力量。
二、王冠与僧衣:南无观音菩萨出家的千年因缘
1、一则传说里的初心抉择
南无观音菩萨出家的典故,藏在道宣律师与天人的对话中。往昔无量劫前,庄严王的三公主妙善,自幼不恋金银珠宝,唯爱礼佛诵经。及笄之年,当大姐、二姐欣然接受父王安排的婚事时,妙善却坚定叩首:“愿舍尘缘,求道修行。”
盛怒的国王将她赶出王宫,断其饮食,却终究挡不住那颗向道之心。妙善遁入深山,以野果为食,以古洞为庐,在青灯孤影中锤炼心性。后来国王身染沉疴,需亲人手眼为药引,两位公主避之不及,唯有已出家的妙善毅然献出手眼,救父王于危难。诸佛被这份 “孝行” 与 “舍心” 感动,遂赐其千手千眼,令其能更广度化众生。
这则流传千年的故事,从来不是简单的 “孝亲叙事”,而是对 “出家” 本质的深刻诠释:真正的放下,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以更大的担当回应生命 —— 妙善放下的是个人的幸福,承担的是众生的苦难。
2、一部佛经中的本迹真相
若追本溯源,南无观音菩萨的 “出家” 早已超越时空局限。《大悲心陀罗尼经》明确记载,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中早已成佛,法号 “正法明如来”。祂本可安住佛土,却因见众生沉沦苦海,主动 “倒驾慈航”,以菩萨身示现世间,而 “出家” 正是祂与娑婆世界结下因缘的重要象征。
《首楞严经》中,观音菩萨更亲述修行历程:“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这份 “菩提心”,便是出家的核心 —— 不是形式上的剃度,而是心灵上的 “出离”:出离贪嗔痴的烦恼,归入慈悲喜舍的正道。
3、三种节日里的修行密码

南无观音菩萨的三大纪念日,构成完整的修行地图:
农历二月十九诞辰:象征 “生命本具慈悲种子”,人人心中皆有南无观音菩萨般的善性;
农历九月十九出家:代表 “主动抉择修行之路”,需以勇气斩断世俗缠缚;
农历六月十九成道:寓意 “坚持终能圆满”,如菩萨般历经考验终得智慧。
这恰如人生的三重境界:生而有善根,继而需抉择,终能得圆满。南无观音菩萨出家日的意义,正在于唤醒我们内心那份 “主动选择光明” 的勇气。
三、闻声救苦:南无观音菩萨慈悲心的当代回响
1、危难时的 “及时雨”
南无观音菩萨 “寻声救苦” 的愿力,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时,在八百里流沙中断水五日,濒临绝境,他默念南无观音菩萨圣号,夜半忽有凉风吹拂,马群竟引他寻得青草水池,保全性命;过玉门关时,面对胡人的加害,法师一心持念圣号,终得化险为夷。
这些感应故事并非 “神话传说”,而是对 “心念力量” 的印证。正如《普门品》所言:“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皆得解脱”—— 这份 “解脱”,是危难中生出的智慧,是绝望时燃起的希望。
2、平凡中的 “慈悲行”
南无观音菩萨的身影,更藏在市井的烟火里。疫情期间,武汉一位护士连续二十天坚守重症病房,防护服上写着 “南无观世音”,她说:“不是求菩萨保佑自己,是想让病人看到这几个字能安心”;山区支教老师扎根十年,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她的教案扉页写着 “学南无观音菩萨,做渡人舟”。
这些普通人或许不懂深奥佛经,却用行动践行慈悲。正如 “长耳和尚” 化身疥癞僧人度化众生的公案,真正的慈悲从不在庄严殿堂,而在对每个生命的真诚关怀中。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传播禅茶健康文化,倡导智慧人生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