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落地中国,又经由六位祖师的传播

禅宗始终是单传,“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禅宗传承,以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为其起源,从西土迦叶尊者到达摩祖师,一共在西土传了二十八代,传到菩提达摩之后,大乘运势东转,所以达摩东渡传法,禅宗落地中国,又经由六位祖师的传播,禅宗在中国地区开枝散叶,备受喜爱,发扬光大。

禅宗讲明心见性,讲究顿悟,直见本性,强调内心的自证,要“见性成佛”。自初祖达摩祖师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禅宗传承衣钵的最大特点,就是无论地位如何,资历如何,年龄如何,用功如何,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悟性,悟了马上就是亲传弟子,悟不透修行几十年也还只是普通弟子。所以禅宗各位祖师的入门各有早晚,出身亦大不相同,皆具传奇色彩。

二祖慧可

达摩为中土初祖,达摩初入中土后便受邀与梁武帝讲佛法,梁武帝没能懂其契机,达摩便继续北上。据说,他是站在一根芦苇上渡过长江的,叫“一苇渡江”,然后在嵩山少林寺山洞里一动不动坐了很久,叫“面壁九年”。直到一位僧人为了拜他为师在大雪中站了一夜,还砍断了自己的左臂,那个僧人就是慧可。

达摩问:你如此这般,要求什么?

慧可说:我心不安。

达摩说:把心给我,我帮你安。

慧可说:我的心拿不出来。

达摩说:我已经给你安好了。

于是,慧可豁然开朗。

达摩在临终前把一件袈裟和一个钵孟传给了他,得到真传的慧可便成为菩提达摩的衣钵传人。

慧可得到的衣钵非同小可,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祖交给摩诃迦叶,又经过二十八代传到普提达摩手里的。达摩传授衣钵时说了这样十六个字: 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

三祖僧璨

二祖遇见僧璨时,僧璨当时还是个居士,并且已经四十多岁了,还得了很厉害的风疾。

僧璨前来参二祖时,他病痛的折磨,让他感到自己罪障深重,必须要彻底忏悔

于是他问二祖:“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

二祖回答说:“将罪拿来,我与你忏。”

僧璨沉吟了很久,回答道:“我不知道我什么罪。”

二祖道:“既然如此,我已经把你的罪孽忏悔净了,你可皈依三宝,就此修行”。

僧璨又问:“你让我依三宝而住,关于僧,我今天见到了和尚,已经明白了它的含义,不用问了。但是,我还不明白佛和法的含义?”

二祖道:“是心也是佛,佛与法并无二分,佛法皆依一心,非内非外,原为一体。”

二祖这一言犹如棒喝,僧璨听了祖师的开示,当下立悟。

欣喜道:“直到今天我才明白,罪性并不是一个实有的东西,它既不在内,又不在外,又不在中间,它当体即是心的幻用,其性本空,觅之了不可得,就像我的心性本空能生万法一样,佛法原来是不二的,并非在心之外另有一个佛与法。”

“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若无人下种,花种尽无生。”

后来三祖僧璨把衣法传给四祖道信后,自己就到罗浮山隐居了。过了两年,又返回到皖公山。一个月后,许多人纷纷前来求法问道,僧璨为四众广宣心法要诀,然后就在法会上,在一棵大树下双手合掌,安然而逝。引得万千众生顶礼赞叹,更成中国佛教站立往生第一人。

四祖道信

三祖僧璨得法后听从二祖的嘱咐,一直隐居于皖公山。又逢后周武帝灭佛毁法,僧璨只好出入于太湖县司空山,住在偏僻之所,十多年竟不为时人所知。公元592年,有个才十四岁的小沙弥叫道信,来向他求解脱法门。

僧璨问他:你来学佛想要怎样呢?

道信说:求解脱。

僧璨问:谁捆住你了啊?

道信答:没有人捆住我。

僧璨说:没人捆你,要什么解脱?

道信大悟,于是入门。

“花种有生性,因地花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四祖道信从僧璨那里得到衣法后,一心精进,不敢有一丝懈怠,相传他六十年中,胁不着席。

公元617年,他带领徒众到今江西境内,正碰上一群强盗在攻城,老百姓万分惶恐。道信大发慈悲心,教大家念《摩诃般若经》。当时,盗贼们隐约看到城墙后有神兵相助,所以不敢再攻,渐渐就退走了。

唐太宗因为仰慕道信祖师的德风,多次召他入京,他都以身体有病而推辞了。

最后一次,唐太宗对使者说:“如果道信再不肯来,那就把他的头拿来见我。”

使者把这个意思告诉了道信,谁知他毫无惧色,引颈就刃。这么一来,反把使者给吓退了。太宗听后,更加钦慕了,自然不再强迫他进京,还赐给他许多珍宝,以遂其志。

唐高宗永徽年间,道信就终于破头山,徒众们在山上建塔供奉。

一年后的四月八日,塔门忽然无故自开,道信的面貌俨然如生时一般。自此,门人再不敢关闭塔门。

五组弘忍

据《五灯会元》记载,五祖前世乃是一道人,曾经问法于四祖道信——“法道可得闻乎?”

四祖就对他说,“你已经太老了,就算我告诉你,你就算悟了也来不及了,若是有缘你可以再来,我等你。”

老道人点点头就走了,然后在河边看到一个洗衣服的少女,他就问道:“寄宿得否?”

少女以为他只是要家里借宿,就点点头同意了,哪里知道老道人是要借她的身体来投胎,结果没多久这女孩子未婚而孕,十月怀胎后生下一子,就是五祖弘忍。

那个年代未婚而孕是极大的耻辱,所以弘忍小的时候也是屡受白眼和鄙夷,但是他天生健康活泼聪明,还是顺利的长大了。稍稍大一点后,就跟着母亲一起讨饭,邻里巷人都喊他“无姓儿”。

弘忍7岁时遇到道信,道信看他有慧根,应该收为徒弟。

于是道信问:小朋友,你贵姓啊?

弘忍说:姓倒是有,但不一般。

道信问:那是什么?

弘忍答:佛性。

佛性的性,当然不是姓氏的姓,不过谐音而已。然而小小年纪便能如此对答,道信不能不另眼相看。

于是又问:难道你自己就没有姓吗?

弘忍说:性空,故无。

这就是“未入佛门,已然成佛”了。大家都知道大乘佛法最核心的教义就是“缘起性空”四个字,而才七岁的小孩就能说出这样的话来,除了再来人以外没有别的解释了。

四祖闻言非常高兴,而且也认出来这就是当年找他学法的那个老道士,当即就把五祖收为徒弟,而且大力栽培。

五祖传承了四祖的衣钵,由于他常在湖北省黄梅县东山开示说法,所以也被称为“黄梅五祖”。 五祖于唐高宗年间(公元674)圆寂,终年74岁,后来的唐代宗为他封号大满禅师。

六祖慧能

六祖惠能目不识丁却极有慧根,当他在双峰山东禅寺初见弘忍时,就让弘忍刮目相看。

弘忍照例问:你从哪里来?

惠能答:岭南。

弘忍又问:想干什么?

惠能答:作佛。

弘忍说:岭南人野蛮,怎么能学佛?

惠能反问:人有南北,佛性也有吗?

弘忍心里一惊:肉身菩萨来了。同时他也明白,这件事不能张扬。于是不动声色地命令惠能到厨房劈柴踏唯,也不为他剃度,八个月后才宣布以示法偈定接班人。

当弘忍为自已选择法嗣时, 按照当时的规矩,传法要作偈。于是弘忍对弟子们宣布:你们都各自依照本性作一偈来。谁的偈最有觉悟,我就把衣钵和佛法传给谁。

神秀率先写出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因不识字,请小沙弥诵读后,觉得神秀没有顿悟佛法,便在神秀之后作偈。口述后请人帮忙抄在墙上。

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用多说,高下立判。大家见后无不赞叹惊讶,相互议论说:“真了不起,人的确不可貌相。为何才没多久的时间,他竟然成就了肉身菩萨啊!”

弘忍大师见大家惊讶不已,忍怕有人对慧能不利,于是用鞋子把偶擦掉了,对大家说:“此偈也是没有见性。”大家以为真是这样。

第二天,弘忍悄悄来到厨房,看到惠能腰里绑块石头正在春米,便问:你这个米好了没?

惠能说:早春好了,只欠一筛。弘忍拿起禅杖在石礁上敲了三下。

惠能也明白,三更时分进入了方丈室。

惠能进了方丈室,弘忍便为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突然大彻大悟说:众生的本性原来清净,众生的本性不生不灭,众生的本性具足佛性,众生的本性不可动摇,众生的本性包罗万象。弘忍也立即明白:禅宗六祖,非他莫属。于是当即传他钵孟和袈裟。

辞别恩师后,惠能路南行,然后隐姓埋名,潜伏下来,直到他认为时机成熟之日才公开亮明身份。

后来,惠能现身是在广州法性寺。那天,寺庙里面的幡翩然起舞。

刚刚听完住持印宗法师讲《涅经》的一众僧人,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这个问题。

问:幡是无情物(没有意识),怎么会动?

答:风吹幡动。

又问:风也是无情物,怎么会动?

有人说:因缘合和。

也有人说:幡不动,风自动。

这时,惠能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对众僧一声断喝:什么风动,什么幡动,都不过是你们心动!

正在一旁休息的印宗法师大吃一惊。他客客气气地把惠能请进方丈,继续探讨风幡问题。惠能从容不迫,将原理慢慢道来。印宗越听越入迷,竟不知不觉站起来说: 早就风闻五祖的法嗣到了岭南,莫非就是行者您?

惠能说:不敢。

印宗说:请出示衣钵,以告众人。

惠能这才把衣钵拿了出来,印宗则为惠能剃度,然后拜惠能为师。此后,惠能便在岭南升坛、说法、收徒,创立了禅宗的南宗,以神秀为代表的一派则称为北宗。

一切依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恭闻当今住世佛陀的法音,修学《极圣解脱大手印》、《藉心经说真谛》、《学佛》和《什么叫修行》,才是最正确、快捷的成就之道。

传播禅茶健康文化,倡导智慧人生理念

相关推荐

作福不嫌多,趣向于解脱

大王!不要说:今天我作福已经功德圆满,你应当说:今天我所有身、口、意的所作所为,都要趣向解脱,我不求在生死中享用福报,但求能得到长远无量的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