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罗阅城竹林精舍中大众群集,人人静默,次序井然,专注聆听着佛陀的开示。

世尊观察众人的根机,见到前方一位年高腊长的比丘,竟然无视于睽睽众目,双脚朝前正对着讲坛,恣意懒惰而眠。
世尊的附近也坐着一位小沙弥,名修摩那;年仅八岁,不仅跏趺端坐,威仪具足,并且摄心谛听,存念正法,两人形成极强烈的对比。
世尊决定藉机施教,便向大众开示:「所谓『长老』者,未必外现剃除须发的表相,年龄的增长也不能当作德行的保证,如果心中没有智慧,仍会出现愚痴的行为。能明白佛法的真理,于日常中不染秽身口意三业,以慈悲喜舍之心应接万物,方堪称为『长老』。故『长老』未必是先出家者,若有年少者,六根清净无烦恼,修善守戒,此则真正不负『长老』之名。」
说到这里,世尊问大众:「你们看到前排这位舒脚酣眠的长老比丘吗?」
大众答:「见到了,世尊。」
再问:「也看到八岁的修摩那沙弥吗?」
皆答:「有,世尊。」
世尊接着说:「这两人对三宝的恭敬心、信重心,深浅截然不同,当来的果报亦有天渊之别。此长老比丘前五百世常为龙身,若现在命终,又将堕落为龙,因为他对佛、法、僧无敬仰之心。而修摩那沙弥听法恭敬,有惭有愧,过后七日,修行当有成就,得四神足,可以自在变化,悟四谛法,证四禅天,并且善修四正勤。修摩那沙弥年纪虽轻,但对佛、法、僧具足恭敬心,堪作大众修学的榜样。」
大众听已,合掌称诺,欢喜奉行。
一切依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恭闻当今住世佛陀的法音,修学《极圣解脱大手印》、《藉心经说真谛》、《学佛》和《什么叫修行》,才是最正确、快捷的成就之道。
传播禅茶健康文化,倡导智慧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