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瞋恚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瞋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為八?
  一、无损恼心。
  二、无瞋恚心。
  三、无诤讼心。
  四、柔和质直心。
  五、得圣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是為八。」

  瞋恚,就是发怒,此或由争执,或由夺取,或由嫉妒,或由忿恨而生起对别人恶意邪念的瞋恨之心,一般的说法就是发脾气、动肝火。人对於环境的不满,或是人事上违逆自己的个性,都可以使他面红耳赤,破口相骂,发这样的大脾气,就是「瞋」的表现。如果是遇到不能忍受的逆境,又不敢表现出來,只好怀恨在心,待机报复,这种叫做「恚」。瞋恚心发作起來,往往会使人失去理智,甚至杀人放火的大恶都做得出來,佛陀深刻了解这种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特别教示弟子要「远离瞋恚」。

  从前有一位出家人,托钵经过草丛,听到有声音向他叫道:「僧人!僧人!」

  出家人回头一望,并没看到任何人,只见从草丛中出來一只蟒蛇。

  这只蟒蛇对他说:「师父!请您不要怕,愿為我说法,使我早日脱离恶道。」

  蟒蛇再问出家人说:「您曾经听过一位叫阿耆达王的人吗?」

  出家人说:「我曾经听过。」

  蟒蛇说:「我就是阿耆达王。」

  出家人说:「阿耆达王是佛陀的大護法,一生兴建塔寺,供养三宝,功德无量,命终以后应当生於天上,為何会变成这样?」

  蟒蛇说:「我临命终时,侍者手拿扇子為我搧风,不小心扇子落在我的脸上,使我生起瞋恚心,因此堕落恶道,受此蟒身。」

  出家人就為蟒蛇说法。蟒蛇一心受持,然后绝食七天,命终后往生天上。

  蟒蛇升天经过几个月,有一位天人捧花來供佛,僧众觉得很奇怪,天人就在空中对大众说:「我是阿耆达王,承蒙僧人说法,得生天上,所以今天特來奉花供佛,以报佛恩!」

  贪欲、瞋恚、愚痴三毒之中,瞋恚的罪过最深。一切心病当中,瞋恚的病第一难治。一个人发起瞋恚來,会导致身、口、意同时造作恶业,业果成熟时,必堕入地狱道,遭受无边的痛苦;业果未熟时,若转生為人,则本性骄躁易怒,对他人多有怨诤之念,且他人必视其如敌。古德说:「瞋恚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佛经上也对此提出严重的警告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起了瞋恚心,种种的障碍、灾难就开始了。

  人类发脾气的表现,虽然各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发脾气时,脸和颈部的血管会胀大起來,心中好像一团火,全身神经紧张,身体颤抖。有的人气冲向头上,结果连话也说不出來,有的人气得眼泪直流,做出野蛮的行為。所以,动火、生气实在是一件不好的事,因為它带给身心痛苦和害处,不但造成人格上的缺点,而且容易得罪人,走到那里,人人都变成怨家仇人,如此的人生那有什麼快乐可言?

  还有一点,就是不论什麼人,一旦发起脾气來,他的面相所表现出來的形样,都是很难看的,没有那一个人愿意去看生气者的面孔,发脾气的人当然自己没有感觉,但在别人看來,实在是不好看。所以,将來他所感招的果报就是凶相丑脸,不可能是庄严相。

  话说回來,如果我们能够远离瞋恚,不但生活平静安详,心地柔直善良,不会损恼众生,不去与人诤讼,而且面貌慈和,能够得到端正庄严之身相,為人所尊敬,处处无所障碍,人人都喜欢亲近他,这是何等的利益!因此,学佛修行的人应当培养慈悲心,时时悲悯众生,养成慈和忍辱的美德,广结善缘,与人和乐相处,共同建立起无诤的世界。

相关推荐

普施无畏

如果要想不杀生,就得永远断除一切瞋恚的习气。不论為了爱護自己,或爱護众生,瞋恨心总是要不得的。

善学忍辱 《觉海文集》

想想看:如果事情还有补救的办法,那麼何必对灾祸或逆境生气苦恼呢?如果已经没有挽救的机会,那麼纵然你生气瞋恨又有什麼利益呢?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