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时方知粮珍贵

话说,古时候,有一个姓张的氏族大户,人称张员外。

张员外从祖上开始就有良田千亩,到了他这一代,家里的钱更是多得用不完,仓库里连穿铜钱的绳子都沤烂,堆成了小山。

张员外家有钱,生活也非常讲究规矩。就拿吃饭来说,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玉液琼浆,只吃第一顿,哪怕一筷子没动,第二顿也要全部换掉,重新做。用张员外的话说,这叫“不食旧。”

时间一长,连张员外家的佣人也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但凡吃不完的东西都往门口的阴沟里倒,有钱花不完,新鲜菜都吃不完,谁还稀罕剩菜剩饭呢!

离张员外家不远有一座山,山上有个小庙,庙中住着两个和尚,一个老一个小。

师徒二人下山化缘路过赵家后院,见那些压根没坏的饭菜就这么白白倒在阴沟里,觉得非常可惜。于是老和尚叫小和尚从庙里拿来个箩筐,请张家佣人将剩饭倒在筐里,晚上再抬回寺院,用水淘洗千净煮一煮或蒸一蒸,算作一顿。

有一年夏天,张家娶媳妇,摆了上百桌的流水席,这可累坏了两个和尚,从下午到晚上没停地往庙里搬剩菜剩饭,足足有五大箩筐。

小和尚望着成堆的饭菜犯了愁,问老和尚:“师父,这么多饭,我们涨破肚子也吃不完哇!”

老和尚回答:“不要担心,咱们把那些能吃的都晒一晒,晾干存储起来,吃上三五个月也无妨。”

光阴似箭,时光飞逝,张员外家因为得罪了京城里的高官,而被抄了家,转眼家穷四壁,一贫如洗,仆人们树倒猢狲散,张员外侥幸捡了一条命回来,只得讨饭过日子。

一天,小和尚化缘回来,见路边躺着一个乞丐,饿得奄奄一息,定睛一看居然是张员外。

小和尚念旧情,把他背回了庙中,还给他端来了一碗饭,张员外狼吞虎咽吃得干干净净,连连感谢,说这是有生以来吃过最好吃的饭。

就这样,张员外在庙中一待就是三天,虽说没有鸡鸭鱼肉,可每顿吃的是白米饭。

到了第四天,张员外觉得自己应该当面感谢两个和尚。来到正殿,先给菩萨叩了几个头,然后向老和尚施礼,说道:“师父真是菩萨慈悲心肠,多谢二位救命之恩……”

老和尚还礼:“施主不必讲礼,贫僧曾受恩惠于施主。如果施主不嫌弃,在寺院住三、五载又何妨!”

张员外连连摇头:¨多谢师父好心,只是每天都用精细饭食款待,如此下去,不仅寺院养不了我,我自己也无地自容。”

老和尚想了想,说道:“请随我来。”

老和尚将张员外带入一间偏房,只见里面堆满了白生生的阴米。老和尚说:“施主,这些都是你的。前几天你用的饭就是用这阴米煮成的。”

老和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说,双手合十:“阿弥陀佛,”然后缓缓转身离去。

赵老爷面对这半间屋的饭,一声长叹,回顾往日种种,心中不由多了几分悔恨

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宇宙万事万物都在因果中。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与我们有关,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现在与未来。要想避免在未来少吃苦头少遭罪罚,现在就少种恶因;要想收获一个美好的令自己满意的未来,就要从现在播下一颗令自己满意的种子。

一切依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恭闻当今住世佛陀的法音,修学《极圣解脱大手印》、《藉心经说真谛》、《学佛》和《什么叫修行》,才是最正确、快捷的成就之道。

传播禅茶健康文化,倡导智慧人生理念

相关推荐

不净的羹汤

厨师一看,立即想把粪便取出,然而在热腾腾的羹汤中,粪便一下就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