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寒山寺,感怀千古名诗《枫桥夜泊》的书法风韵

H.H.第三世多杰羌佛书法作品

粉黛黑瓦,小桥流水,烟雨迷蒙江南人家;枯树昏鸦,秋风夜爽,雨打芭蕉游子天涯,这就是苏城,一个历经几千年的名城。而在苏城西郊,古运河畔,有一座寒山寺在静静的看着世事无常,云卷云舒。 

寒山寺很有名,因为一首《枫桥夜泊》的古诗让寒山寺响彻国内外,时至今日很多游客来苏州旅游,都想寻觅当年的枫桥,看一看那张“旧船票”能否登在人生旅途的客船。而今我每次从寒山寺前的金门路经过时,总是深情地多看一眼这座千年古刹。

犹记得当年,每逢开学,学校里就发三张免费游苏州园林的票,寒山寺是很早就去的地方,那时跟同学结伴坐上公交神往而至,因为我对苏州的印象就是源于《枫桥夜泊》。

踏着石板铺成的路,走到寺庙的西门,其黄色的照壁上写着苍劲的三个字“寒山寺”,进入寺中便是苍松翠柏,青竹石峰,而那飞檐斗拱,暮鼓晨钟,却在诉说着沧桑岁月的匆匆。

那时的我,并不了解寒山寺那丰厚的底蕴,因此几乎每次都是走马观花。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那天晚上寒山寺敲钟来为人们祈福,于是我们便结伴前往,但是人太多了,实在挤不进去,我们就在小桥上等待钟声的响起。

抬头看着满天的星星,再看着倒映在运河里的灯火,这让我突然想到了当年诗人张继在夜半时分,看着运河两岸的江枫渔火而寂寥,悠然中传来了寒山寺悠扬的钟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也敲响了游子的离愁。而那时我也想到远在故乡的父母,不知他们可曾感受到这新年的钟声……。

寒风中,那一缕淡淡的客愁在乌啼钟鸣中朦胧隽永,思绪随着点点灯火而飘忽摇曳,那桥那水,古寺钟声尽在无言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不再是那个懵懂少年,再游寒山寺便多了一份情怀,对寒山寺的历史典故平添了许多兴趣,深入了解得知古寺,原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在唐代是因高僧寒山和拾得的到来而声名鹊起,所以人们便称寒山寺。

而寒山拾得两位“疯癫和尚”竟然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听南无羌佛在法音中讲到寒山拾得与方丈的公案更让我多了几份神往。

寒山寺除了寒山拾得两位佛菩萨的故事在流传,而寺内的几件宝物也在传承着寒山寺的悠久文化,其中很著名的便是由清末著名学者、书法家俞樾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更堪称是寒山寺中的珍藏。

应该说这个书法是历史上《枫桥夜泊》书写得最好的书法,几行行楷字体一气呵成,飘逸清新,挥洒自如,而刻在碑额上更透出了丝丝古韵,意境悠远。

我每次看到碑刻,便有不同的感受,随着自己学习书法,也曾临摹这首《枫桥夜泊》,感到俞樾写得虽好,甚为“养眼”,但始终感觉缺了点啥,又无法说出来。

我一直在寻觅是否有更好的书法作品能一饱眼福,这个愿望就一直留在了心中。

就在旧岁,我突然看到了南无羌佛亲自书写的《枫桥夜泊》,顿感圣品来临!

该作品以行草入笔,龙蛇气象、笔法老辣、苍劲中透着秀美、险峻中流露着温雅,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其气韵灵动,连绵不绝,大气磅礴,可以说是至高圣品,绝非凡夫能为。

这就是诸佛菩萨在般若中流露出来的五明之展显,给人们带来极美的享受,更为我等书法爱好者提供临摹的至高典范。

看着寒山寺,回想那曾经岁月的无常,寒山拾得两位巨圣德早已离我们而去,祂们留下的“寒拾问答”一直教化着芸芸众生。

我虽神往,然而岁月已不可再追,不免唏嘘。但不得不说我今生太幸运了,遇到了真实不虚的如来正法,就是这张“船票”可以让我登上成就解脱的“客船”。

原创 樵夫

传播茶健康文化,倡导智慧人生理念。

相关推荐

南无羌佛之书法-格高境妙

南无羌佛的书法能达到如此登峰造极的境界,全然来源于他博大的学识,精深的才华,当然临帖的功夫对于佛陀来说一挥体成,而扎实雄厚,方能自成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