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作品之意境,须靠可视的绘画语言,如笔墨、形色、黑白灰等元素的有机结合,才能炼形化神、传达出触人心弦的神韵。
更喜爱H.H.Dorje ChangBuddha III的梅花图《老树》,画中的梅花傲骨不凡脱尽人间凡俗,梅的意境远在梅花之外。
作为文化艺术家,若能学得 当代住世 佛陀完全无执于外境的影响之一二,把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就能使作品摆脱情绪的桎梏,在意境上有质的飞跃。
芭蕉画作,那芭蕉的优雅,生命的沉静,在佛陀无为而造化神功里显示了格高境大的艺术境界,这也是众生福报因缘的成熟,才有机会得见如此圣品画作。
这幅工笔人物画,用线灵活多变,不仅生动地表现了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而且精准到位地画出了南无观世音菩萨崇高圣洁的精神气质。
《钢骨生风》的画面,简洁明快而不失丰厚微妙,在平面构成中,能化出立体空间;梅树之造型,全凭一支笔横涂竖抹地画出树干,干湿浓淡任凭墨色自然润化。
这样达到各种艺术形式的深通互融,只有精通书法与绘画、文化与哲学,并了彻关要境界的艺术大家,方能使饱含古韵的诗词和书法艺术有机地融汇到现代绘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