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二十七祖,就得赐名“达摩”

二十七祖的般若多罗,一路持钵乞食,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香至国王宫的门口。

香至王一听有高僧远道来访,非常高兴,连忙下旨迎请这位高僧入宫。

王宫中钟鼓齐鸣,灯火辉煌。香至王坐在大殿正中央,三位王子侍立在两旁,静静地等候高僧的到来。

不一会儿,般若多罗从门外步入。只见他身披金色袈裟,手持锡杖,虽年事已高,长途的跋涉也使他显得有些清瘦,但却步履稳健,双目炯炯有神。

香至王赶紧迎上前去,问候道:“法师辛苦了!”

般若多罗双手合十作礼:“为弘法扬佛法,出家人理当不辞辛苦。”

两人坐定,香至王见高僧仪表堂堂,知他绝非等闲之辈,于是传旨布施珠宝。很快地,一颗晶莹透亮的珠宝送到了般若多罗的面前。

香至王谦和地一笑,对般若多罗说道:“我香至国乃一介小国,谨以这微薄的心意供养法师,权充法师行化之用,敬请法师笑纳。”

般若多罗一眼看去,只见那块珠宝明光朗照,知是无价的上品。他站起身来,看了看三位王子。但见这三位王子个个都是英姿勃发,流露出高贵的气质。

而那位最小的王子更是引人注目,他正值风华年少,深邃的目光透露出非凡的智慧与悟性,好像在思索着人生的奥秘。

看着看着,般若多罗忽有所感,认为这位小王子必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般若多罗决定试一下这三位王子的悟性。他拿起珠宝,送到三位王子面前,笑着问道:“请问三位王子,世上还有比这更珍贵的珠宝吗?”

大王子看了一眼珠宝,挺起身子,一口答道:“法师,这块珠宝乃我家的世宝,它圆明无瑕,非我王室之家谁能获得?”

般若多罗微微一笑,又把目光投向二王子。

二王子思考了一下,答道:“这块珠宝贵重无价,如果不是法师功德圆满,又怎么能接受得了?”

三王子菩提多罗一时没有作答,他只是凝视着这位来自远方的法师。菩提多罗冥冥之中感到了佛光的闪耀。

般若多罗也在注视着三王子:“三王子,你以为呢?”

菩提多罗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这才沉静地答道:“法师,依我看,这些珠宝虽然贵重无价,但它只是世宝,而诸宝之中,真正至上的是真理的法宝!这些珠宝虽然光亮耀眼,但它只是世光,而诸光之中,至高无上的是佛的智光!”

“这些珠宝看似明亮,但它却不能普照万物,唯有佛的智慧才能够照亮三千大千世界。明辨于此,就能透悟宇宙的真理而不迷惑,而这佛法的真理正存在于法师广大的心中!”

般若多罗的一生,正是为了弘传佛陀的心法而奔走游化。如今他年事已高,急欲寻找一个能担当大法的传人,现在他彷彿已寻到了理想的传人。

在小王子精辟的答辩中,字字包含着般若智慧。

真是知者难遇,知心难求啊!

带着激动的心情,般若多罗接着问道:“请问三王子,诸物之中,何物无相?”

菩提多罗昂首答道:“在诸物中,不起无相!”

般若多罗又紧问一句:“诸物之中,何物最高?”

菩提多罗又是一口答道:“在诸物中,我心最高!”

“诸物之中,何物最大?”

“在诸物中,法性最大!”

般若多罗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转身对香至王称赞道:“陛下,我看您这位小王子,将来必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好似世间的眼目,又如圆明的宝珠,必将发出耀眼的光芒。”

香至王一听,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多谢法师过奖小儿,但不知法师来自何方?法号…”

般若多罗淡然一笑:“贫僧四方飘流,居无定所,一心传扬佛法。至于贫僧的法号,实不值一提。”

香至王见对方不愿说出自己的身份,只好作罢。

菩提多罗默默凝视着般若多罗深邃的眼睛,直感到佛法的智慧流入心田。

他坚信,这必是一位人间伟大的觉悟者。

菩提多罗心中猛然一亮,刚才法师的发问,正是为了开启自己内在的佛性。啊——原来法师直指心性,与自己展开了精神的对话。

法师必是为自己而来!

菩提多罗随即迈步走到般若多罗跟前,深深地作了一揖,恳求道:“法师功德深厚,希望法师收我为徒!”

般若多罗深知着提多罗与自己相契,心中自是喜悦。他转脸对香至王说道:“既然三王子愿拜贫僧为师,贫僧有一个请求,不知陛下肯依否?”

“法师但说无妨。”香至王答道。

“贫僧想把三王子的名字改称为’达摩’。”般若多罗沉默了片刻,说道。

“达摩?”香至王喃喃地重复了一声,不解其中的含义。

“所谓达摩,意思是智慧通达无边。小王子智海深广,将来必大有作为,所以贫僧以为小王子取名达摩最好。”般若多罗解释道。

香至王一听,连声称好。而菩提多罗更是欢天喜地,向法师礼拜称谢:“感谢师父赐名!”

就这样,菩提多罗改名为达摩。从此,“达摩”这一名号,伴随着达摩的一生,时刻警示着他以无上的智慧救助众生,指引众生一条通达无碍的觉悟之路。

一切依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恭闻当今住世佛陀的法音,修学《极圣解脱大手印》、《藉心经说真谛》、《学佛》和《什么叫修行》,才是最正确、快捷的成就之道。

传播禅茶健康文化,倡导智慧人生理念

相关推荐

作福不嫌多,趣向于解脱

大王!不要说:今天我作福已经功德圆满,你应当说:今天我所有身、口、意的所作所为,都要趣向解脱,我不求在生死中享用福报,但求能得到长远无量的安乐。」